易損件是指使用壽命較短的零部件,若汽車易損件得不到及時的更換,不僅會損傷車輛,還會給行車安全留下隱患。那么,對于汽車易損件,用多久后就要更換呢?
不同品牌對易損件保修期的規定有所不同,從最短的7天到1年或從1000公里到2萬公里不等。因為易損件的損壞難界定,保修期是遠短于整車保修期,如玻璃、燈泡、雨刮、剎車片等就很難斷定是否是車主使用不當造成。
1、汽車制動液
2年或5萬公里為一個更換周期!
根據氣候、環境條件、季節變化及工況及時檢查其質量性能,通常制動液在使用兩年或5萬公里后更換。覺得制動液沒有變黑,剎車不軟就沒有必要更換是錯誤的。過期的制動液會產生乳化變質,最后造成制動效能下降甚至失靈。
2、汽車雨刮器
1年為一個更換周期!
雨刮片也算得上是車上最容易老化損耗的部件了,經過長時間陽光的暴曬,雨水的洗禮等等,使用周期一般不會超過一年。車主可將雨刷拉起來,用手指在清潔后的雨刷橡膠上摸一摸,看葉片有無老化、硬化,出現裂紋就及時更換。使用雨刷絕不可以無水干刮,不然會造成雨刷橡膠刮片和雨刷電機的損壞。
3、汽車剎車片
6萬公里左右為一個更換周期!
前剎車片每3萬公里檢查更換,后剎車片每6萬公里更換,新剎車片厚度一般在1.5cm左右,當肉眼觀察厚度已經僅剩原先1/3厚度(約0.5cm)左右時,隨時準備更換。如果開車時剎車片磨損較快,2萬多公里就換前剎車片。每行駛5000公里檢查一次剎車片,此外,制動盤比剎車片更耐磨,在更換2-3次剎車片時,更換一次制動盤。
4、輪胎
5萬-8萬公里(成對更換)為一個更換周期!
輪胎是所有部件中最容易耗損的部位,接觸第一戰線部位,很容易出事故。一般更換周期是5萬至8萬公里,建議成對更換,如果胎紋深度低于1.6毫米,或者胎紋已經達到磨損指示標記時,就需提前更換。尤其是長跑高速或山路,有很大的安全隱患。平時行車時盡量走平順路面以延長輪胎壽命。
5、正時皮帶
6萬公里或4年為一個更換周期!
橡膠正時皮帶最好在4年或6萬公里時更換,正時皮帶對發動機的正常工作是至關重要的,一旦損壞,氣門、點火工作會停止或者亂套,發動機不能工作,嚴重導致氣缸蓋損壞,發動機就需要大修。
6、蓄電池
6萬公里或2-3年為一個更換周期!
一般新車的原裝蓄電池可以使用3年以上,汽車運行的過程雖然有電量在流失,但同時給電瓶充電。熄火后,電瓶等于停止充電而一味放電,加速電解液氣化流失。熄火后,長時間依靠電瓶電量維持音響系統運作,也會增加負擔。如果已經使用差不多兩年就要注意了。
7、火花塞
2萬-7萬公里為一個更換周期!
鎳銅火花塞使用壽命為2-3萬公里,鉑金/銥金火花塞使用壽命5-7萬公里?;鸹ㄈ衅v使用會導致車冷啟動困難,行車時有頓挫感、怠速抖動,發動機加速性能下降、動力不足,油耗增加。車主也可以自行進行清洗保養或者更換新火花塞。
8、機油、汽油濾清器
機油品質不同,更換時長與里程不同,機油和濾清器同步更換!
更換時具體看機油的品質是礦物油還是合成油,礦物油5000公里或半年、半合成機油7500公里或半年、全合成機油10000公里或一年。汽油濾清器,外掛式的汽濾更換周期是10000-20000公里,油泵一體的建議60000公里更換。
9、空調濾芯
1年為一個更換周期!
一般情況下,空氣濾芯的保養周期是1萬公里或者半年左右一次即可,更換空氣濾芯的時間主要還是看外部環境,在霧霾比較嚴重的情況下用車,最好是3個月更換一次。
10、變速箱油
6萬公里左右為一個更換周期!
自動變速箱要經常檢查油位和定期更換,建議更換周期是6萬公里左右,不同品牌、不同型號的變速箱油不能混用。
|